close

  中新社新疆伊寧11月7日電 題:新疆伊寧“漢人街”見聞:經商寶地惠及多民族
  中新社記者 朱景朝
  7日北京時間9時30分許,馬從普和平日一樣來到位於伊寧市東城區的中亞商廈,開始他一天忙碌的賣菜生活。
  馬從普已經賣了15年的菜,2013年1月搬進中亞商廈,此前一直在與商廈毗鄰的、被稱為“漢人街”的馬路上擺攤。
  馬從普主要賣豆腐,由於做工講究,並堅持薄利多銷,老客戶很多。7日,記者看到,一開市,他的攤位前買豆腐的絡繹不絕,多是開小食店的老闆來批發,也有忠實的散客。
  83歲的庫爾班·卡斯木是商廈里年齡最大的商戶,他自幼就生活在“漢人街”,併在“漢人街”開了40年的飯館,經營抓飯、拉條子、烤包子等新疆特色小吃。
  庫爾班·卡斯木說,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的“漢人街”只是一條很長的土路,但商業繁榮。天津人、四川人、河南人在此做小買賣,少數民族商販經營茶葉、乾果等,政府沿街開了許多國營商店。“現在我體力不支了,賣些飲料,找個樂。”
  中亞商廈市場管理員艾力牙生告訴中新社記者,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以後到“漢人街”經商的人越來越多,至80年代,“漢人街”變成了馬路市場,商販占道經營,經常造成交通擁堵,乃至發生車禍。
  伊寧市市場中心副主任拜合提亞爾·卡森木稱,2012年伊寧市政府出資6000萬元收購了中亞商廈的股權,將“漢人街”馬路市場上的1020個個體商販安置在商廈里,政府考慮他們中間多數是低收入人群,不收房租費,也不收任何稅,一個商戶一天只交3元衛生費。
  “相比以前的馬路市場,商廈里沒有風雨,冬天供暖,夏天有空調,環境好了”。在“漢人街”做了10多年買賣的古德江森說,由於以前老百姓習慣了在馬路上買東西,進到商廈里購物開始有些不習慣,現在好了,人氣旺了,“一天能賣到2000元”。
  伊寧市東城區副主任吾買爾江·依拉洪表示,“漢人街”得名於上個世紀初天津楊柳青人在此聚居經商,後來不同民族的商人聚集形成當時的商業中心,現在“漢人街”仍然是伊寧市商業中心之一。
  根據伊寧市行政區劃,現在的“漢人街”區域跨3個街道辦事處,人口約6萬人。目前當地政府正著力將該區域打造成宜居、宜業的民俗旅游區。
  伊寧市為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,是古絲綢之路北道重鎮,清朝時為伊犁將軍所建9城之一的寧遠城。伊寧市距離哈薩克斯坦經濟中心阿拉木圖市約400公里,是中國最早的沿邊開放城市。(完)  (原標題:新疆伊寧“漢人街”見聞:經商寶地惠及多民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m94xmabv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